Logo圖片

食品檢驗零檢出什麼意思? 真的能「零檢出」嗎?

什麼是零檢出?零檢出是不是表示安全呢?在說明之前我們先來說明一下檢驗報告怎麼

 

主要圖片
  •  

每次看到有關食安問題時,常會聽到要求檢驗要零檢出才對!

了解民眾都希望吃得安全,所以要求食物的藥物殘留是零檢出,認為零檢出就是無毒,就是安全。但零檢出就等於是無毒、無農藥嗎?

零檢出與檢驗極限

不講概念,先直接看報告。

螢幕快照 2019-08-29 下午4.59.48

這是來自台灣公證檢驗單位針對防腐劑的檢驗報告。上面會列出檢驗方法、檢驗項目的測出值、定量極限和限值(也就是可殘留上限)。這就是要看報告的重點,定量極限指的是針對檢驗項目中所使用的儀器所能測出的最低值,這裡的數值是0.02g/kg。請問一下,這數值0.02g/kg是0嗎?你是要精確到小數點第二位的數值,還是單純的一個數值 『0』

但你要關心的應該是後面的檢出值,這是是寫未檢出,你看了可能會開心一下。但這是說它的殘留可能低於0.02g/kg,可能是0.002g/kg,所以機器驗不出來。那這樣你覺得到底是不是零檢出?

或許有人會說,那為什麼不都定最低就好,或者直接都禁用就好了。

關鍵是濃度

許多人會要求零檢出都是希望吃的安全,但其實造成影響的關鍵不是殘留是濃度

舉例說明好了,二氧化碳有沒有毒,有,但很少有單純的二氧化碳中毒,因為一般環境中氧氣的含量高而二氧化碳的濃度低,所以一般人很難因為二氧化碳中毒。除非你是在一個密閉不通風的環境,才會導致中毒。所以這舉例有點太過,但我想可以說明了,藥物殘留會傷害的關鍵在於濃度,而不是是否有殘留。肉毒桿菌毒素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素,但是極極少量注射卻是美容聖品?

而台灣社會與媒體太重視食物身是否有藥物殘留。若一項食物被驗出有藥物殘留,民眾便認定該作物「有毒」;反之則「無毒」。此種有毒、無毒的二分法,往往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與生產者沉重的壓力。

化學名恐懼

我認為與其擔心一昧地聽取媒體提供不盡不實的訊息(是的,新聞也是會錯),到不如去實際了解認識這些日常生活的常見的食品添加劑,了解為什麼會需要添加,你或許就不會這麼害怕了。再說了,鹽巴也勉強可以算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很多專家也是建議每日食用量,你也知道吃太多鹽巴會造成什麼後果,而是你絕對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的,但為什麼你就不會這麼擔心食品裡面是否有添加鹽?

許多人對於化學的恐懼接近偏執了,可以稱為『化學恐懼症』,導致無法基於事實或數據去判斷,總是對當局的監管充滿懷疑,導致了無謂的恐懼。例如一個10公斤的孩童,每天需飲用385公升的柳橙汁,食物中的微量農藥才可能造成長期危害。

若想了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可以參考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供【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